謙泰吉槽坊自開辦以來,到1949年百余年經營不衰,與生產銷售的管理有重要關系。20世紀初,在貨幣混亂的情況下,為了保證作坊資金周轉,1926年不得已以謙泰吉槽坊的名義發行過私票,由于經營講求誠信,周轉資金沒有發生惡果,保證了正常經營。
謙泰吉槽坊前店后坊,沒有圍墻,作坊四通八達,生產流程擺在那里,無論顧客也罷,過路人也罷,都可以到作坊里參觀,所以從來沒有人說謙泰吉槽坊造假酒。
謙泰吉槽坊店面擺放有10張方桌,顧客隨意品嘗酒,以零杯酒作廣告,待客熱情。1927年,店面懸掛紅漆楷書廣告:“選聘技師,精心釀造。橘精玫瑰,醉上香蕉。酉錄禹壽,提精醒腦。虎骨加皮,追風活效。堆花燒酒,薄利多銷。交換貨物,特別公道。招待客氣,不欺老少。請嘗試之,方知微妙。”廣告是經營的寫照,酒可以任意品嘗,酒香百年不變,經營了百余年,沒有人罵大街,民間反而將“謙泰吉”說成了“千代吉”。
謙泰吉槽坊經營方式很靈活,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力物力,任選交易方式,現金交易、記賬賒銷、以物換酒、批零兼營均可,以致白酒暢銷周邊“四十八集場”,沒有人說怪話。
謙泰吉槽坊的管理方式:生產每班有老師傅1名,幫作工(副手)2名。老師傅工資以銀元計發,每月工資10~12元,年終結算贏利可分紅,如果是名師,月工資高于前者。幫作工每月工資8~10元。1949年通貨膨脹嚴重,工資改為以米計酬。業主給釀酒工人提供食宿,每天進餐的菜蔬有“小葷”,就是安排有雞蛋、魚、蝦等菜;每月初一、十五“打牙祭”,就是會餐,每次每人按照0.5公斤肉的標準安排,酒隨便喝,但是不能帶走。每作必給祖師爺杜康祭酒;女性禁上釀酒灶臺。年終“倒牙”,即業主和古人一起吃團圓飯。每年五月初五、八月十五、臘月二十四,俗稱“五八臘”決定員工的去留。事前,主顧雙方都要向管事先生打招呼說明理由。當天中午設筵席安排某先生坐上席,老板或管事來斟酒,表明坐上席者被解雇了,雙方好說好散。凡被辭退的雇工,均請坐上席,所以工人懼怕“坐上席”。
舊時作坊經營形式大致相同,具體方式不一定相同。同樣是飲食管理,董市鎮“松蘭信”酥食作坊,免費進餐的伙食標準,每人每天供應食鹽9.4克,醬品菜在外;麻油15.6克,化豬油在外。一日三餐,每桌四菜一湯。員工每月初一、十五中午打大牙祭(會餐),初八、二十三打小牙祭。大牙祭每人供應豬肉250克,白酒合125克,小牙祭豬肉187.5克,白酒93.75克。牙祭錢由總號賬房列支,可以發放到人自由支配,廚房當天盡可能為員工提供方便。“松蘭信”在工人飲食上管得精細,“謙泰吉”要寬一些。
在小農經濟時代,作坊經營管理有成功的一面,可以作為今天的借鑒。(黃道華)